高雄六龜區的寶來以溫泉與梅花聞名,2017年六龜區公所鑽探出新溫泉源頭,水溫達52℃,PH值約7.2,屬於弱鹼性碳酸氫鈉泉,洗後肌膚觸感嫩滑,有「美肌之湯」的美稱。泡湯區除了基本的足湯、手湯之外,並增設新穎的大眾SPA泡湯池、盥洗更衣室、廁所、飲水機等設施,讓旅客得以享受到舒適完善的泡湯環境。此外,園區內更種植了1,300餘株的花旗木、河津櫻、藍花楹、美人樹等開花喬木,全年都會有繽紛的花海,並設有賞花步道,讓民眾來到這裡不僅可以泡泡手腳,也可以順便欣賞美景。
位於高雄市桃源區,座落在海拔約1,500公尺山區、玉山山脈與阿里山山脈的山林間,佔地約40甲,空氣清新景色宜人,種植了許多山櫻花、河津櫻與八重櫻,櫻花季節時總是開滿了燦爛美麗的粉色櫻花,相當適合全家大小一同來踏青旅行。此外,這裡也是布農族部落所在,在賞櫻的同時也可以到各式的小攤位嘗試看看布農族的各式風味美食唷!
※寶山櫻花情報:每年1月中旬到2月下旬綻放,但全球暖化,不保證會看到最滿開日期,敬請知悉!
「田寮月世界」是全台規模最大也最為完整的「月世界」景觀勝地,綿延在曾文溪與荖濃溪谷之間,是南部丘陵區最著名的石灰岩分布地帶。獨特的「惡地」地景,舖設了參觀步道,有環湖步道、惡地步道及登月步道等,圍繞著山谷相連成環狀的路線,中間除經過玉池、月池、天梯及弦月觀景台等景點,遍覽惡地猶如月球表面的荒涼景色。
鐵腿指數 | ★☆☆☆☆(老少咸宜)
健行路線 | 停車場→登月步道→惡地步道→轉接嫦娥奔月絲路觀景台(折返)→惡地步道→環湖步道→停車場
公◆里◆數 | 環狀約2.2公里
海拔高度 | 30~90公尺(高度落差60公尺)
路面狀況 | 石板、水泥、木棧道
健走時間 | 環狀約1小時
位於高雄市與屏東縣交界處,轄區南北狹長,地處中央山脈尾端西斜面山麓,荖濃溪、濁口溪、隘寮溪穿流其中,雕琢出獨特的環流丘、峽谷飛瀑切割地形。高山峻嶺的山景精采絕倫,獨特的環流丘、峽谷飛瀑切割地形成本區之特殊景觀,並有世界級越冬型蝴蝶谷,可以欣賞數十萬隻的紫斑蝶棲息於茂林山谷的奇景。由於茂林主要為魯凱族部落之一,原民的神話傳說、特有的石板建築、精緻的傳統工藝、高大壯觀的吊橋、在地的傳統美食,更增添區內文化旅遊的豐富度,種種茂林風情等您來親身體驗。
每年冬天,保守估計有超過百萬隻紫斑蝶會來到南台灣大武山山腳下的山谷,形成最高可達100萬隻以上的越冬集團「紫蝶幽谷」,和太平洋彼端的墨西哥「帝王斑蝶谷」,併列為目前世界兩種大規模「越冬型蝴蝶谷」。
「紫蝶幽谷」只分布在高雄、屏東及台東中低海拔山區,目前已知的紫蝶谷約30處,其中最密集的高雄茂林地區至少有7個紫蝶幽谷。沿著賞蝶步道往姿沙里沙里步道漫步,沿途可見小紫斑蝶、圓翅紫斑蝶、斯氏紫斑蝶與端紫斑蝶,亦可零星見到色彩鮮麗的青斑蝶、樺斑蝶等蝶類,適合全家同遊。
鐵腿指數 | ★☆☆☆☆(老少咸宜)
健行路線 | 賞蝶步道入口→紫蝶亭→瑪雅亭→姿沙里沙里步道
公◆里◆數 | 單程約2.1公里
海拔高度 | 293~401公尺公尺(高度落差108公尺)
路面狀況 | 土徑、木棧道
健走時間 | 單程約1小時
龍頭山屬於典型的環流丘地形,經過水流長期的侵蝕,把宛如龍脊的山切割兩段,狀似神龍吐珠,因此得名龍頭山。昔日在晨昏時分,常會見到成群的老鷹在崖壁上盤旋或沿著溪谷翱翔,所以又被稱為「老鷹谷」。
沿著山稜線建造的步道,一路通往景觀涼亭,在此可遠眺另一座「百步蛇頭山」,見其鬼斧神工之環流丘地形,視野廣闊,山景秀麗,一龍一蛇隔著溪谷對峙,頗有地理風水之趣味。
鐵腿指數 | ★☆☆☆☆(老少咸宜)
健行路線 | 龍頭山遊憩區→望夫崖→觀景台→涼亭→多納高吊橋(折返)→龍頭山遊憩區
公◆里◆數 | 全程往返約2.2公里(單程1.1公里)
海拔高度 | 300~350公尺(高度落差50公尺)
路面狀況 | 石階、木棧道
健走時間 | 全程往返約1小時
「浦來」是寶來的舊稱,而浦來溪頭社位於荖濃溪與寶來溪分水嶺。20世紀初,日本人類學家鳥居龍藏、森丑之助在這裡發現「浦來溪頭社戰道」遺址,戰道全長約3公里,海拔約450至500公尺,步行約需1小時,沿途的坡度起伏不大。
步道為了保有原始的原貌,以自然工法施工,沿途有竹林、相思林、百里香、梅園等,植物生態極為豐富,是這條步道的一大特色。由梅林小徑通往山稜線,可以居高俯瞰寶來溪、荖濃溪匯流的景致,寬闊的視野令人心曠神怡。
鐵腿指數 | ★☆☆☆☆(老少咸宜)
健行路線 | 步道第一入口(鞋行石)→1號涼亭→2號涼亭→步道第三入口
公◆里◆數 | 單程約1.7公里(A點進,B點出)
海拔高度 | 450~500公尺(高度落差50公尺)
路面狀況 | 木棧道、石階、泥土路、水泥路
健走時間 |單程約1小時
為台南市安平港的戶外博物館,佔地約1,800坪,2019年開館,主要展示仿古帆船「台灣成功號」,並結合公共藝術推廣海洋文化、傳承台南文史和保存即將失傳的船舶修復工藝。 這艘帆船以西元1661年鄭成功來台為名,船長30公尺、寬7.6公尺、主桅高28公尺、重約150 公噸,並依日本長崎縣的松浦史料博物館所保存1706年的《唐船之圖》畫卷中「台灣船圖」為藍圖,集合臺灣海洋史專家、造船史學者與造船老師傅共同仿製而成。登上甲板有數座仿古船砲展示,各種設施都有設置圖文說明,除了解鄭成功如何渡海來台,亦可展望安平港美景。
有著「台灣第一街」稱號的安平老街,是300多年前荷蘭人在安平建立的第一條街道,街上各式老店林立,有必買必吃安平老街美食,如安平蝦餅、依蕾特布丁、林永泰興蜜餞、周氏蝦捲、同記安平豆花等。來到安平老街一定要去參觀【安平開台天后宮】,此為安平老街最具代表性的景點之一,也是台灣本島首座的媽祖廟。不管何時總是滿滿人潮,廟口更是聚集許多在地美味的小吃,是來安平老街不可錯過的地方。
新化原為西拉雅平埔族聚落,舊稱「大目降」,為西拉雅語Tavocan音譯。西拉雅Siraya是台灣文字記錄最早居住在台南的族群,與大台南歷史和文化的形塑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大目降文化園區原為警察宿舍,經修復之後成為一綜合園區,內有多個景點,是認識大目降文化至今演變的最佳文史遊覽場域。日式宿舍群前不只有大龍貓,旁邊還睡著一隻可愛的大白熊,適合拍張網美照。【武德殿】建於1925-1928年間,融合傳統日本社寺與現代化的建築模式,主要使用檜木為建材,設計有三層的屋簷,為木搭磚牆式的結構,在日治時期為劍道及柔道的訓練場所。
座落於新化中正路一帶鬧區,建於日治時期,為連棟式的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式之建築風格,古宅洋樓,成為當地美麗風景。現今老街上有許多間歷史悠久的老商號,販賣糕餅、米糧、匹布、中藥材和各式百貨五金等,當然也融入了多樣在地特色文化商品。像是走進了時空的長廊裡,儘管老街的輝煌已逝,卻能透過街屋、精細雕飾、洗石子山牆、水泥字等歷史遺留下來的記憶,述說出一段又一段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