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00
霞喀羅古道橫跨新竹縣五峰鄉與尖石鄉,是早期泰雅族人往來兩地的交通要道,沿線可見日治時期,日人為討伐尖石、五峰一帶部落修築之駐在所、碉堡、紀念碑及砲台遺址。光復後,古道成為林務局的造林及伐木道路。民國91年政府列為台灣第一條國家級示範步道。
古道全長22公里,分為東西段,東段入口在秀巒的養老部落,西段入口在清泉的石鹿部落,本行程行走路段為霞喀羅古道「養老段」。
00
鐵腿指數 | ★★★☆☆
健行路線 | 養老端登山口→粟園駐在所→馬鞍駐在所→(返回)→養老端登山口
公0里0數 | 全程往返約11公里(單程約5.5公里)
海拔高度 | 1,240~1,417公尺
路面狀況 | 原始路徑
健走時間 | 全程往返約4-5小時
霞喀羅古道「養老段」是從養老端登山口至馬鞍駐在所遺址,路徑坡度平緩,步道沿途景觀秀麗,吊橋、山澗林相美不勝收,著名景觀有孟宗竹林、楓香林二處。不論是春初的嫩綠新芽,或是深秋寒涼的紅葉繽紛,晚冬的蕭索枯枝,都令來往的旅客沉醉在此片清幽的秘境中。
位在新竹橫山鄉的合興車站,原以運送石灰石至台泥竹東廠為主,自2000年停產後,台鐵撤走站務人員後改以「先上車後補票」的模式營運,此站也是全國唯一的「折返式站場」。
但車站雜草叢生、荒涼不堪,在台鐵打算廢站之際,一對夫妻毅然出現將車站簽下。原來夫妻倆當年就是在火車上認識,進而相戀、結為夫妻,因不忍心充滿回憶的車站被拆而決定出面認養才得以保留,合興車站也因此有了「愛情火車站」的美稱。
00
00
00
位在新竹60縣道的20公里處路段,海拔高度約1,450公尺,處在尖石鄉前後山之間,觀景台上可欣賞前後山的美麗景致,東邊可眺望深峻的玉峰村,遠處還有綠意山巒,西邊則有遼闊的那羅溪谷。
因高海拔氣溫較低,炎夏之際微風吹拂,不僅空氣清新蟲鳴鳥叫,夜晚還可在無光害的星空下散步,是夏天避暑的勝地。
霞喀羅國家步道是一處具歷史與美景的夢幻級古道,沿線可看見日治時期,日人為討伐尖石、五峰一帶部落修築之駐在所、電線杆、碉堡、紀念碑、土牆及砲台遺址,步行其間,在解說牌的介紹之下,可以了解這一條有著可歌可泣的歷史古道背後的許多故事。步道沿途景觀秀麗,吊橋、山澗林相美不勝收,粟園的竹林與馬鞍的楓香林,尤其迷人,讓人忍不住駐足流連。
【不可不知的特色】
˙享受有別於司馬庫斯已經被商業化的行程,回歸單純竹林的清幽。
˙全程安排導覽解說,讓您健走過程不乏味,另有領隊押隊,不用擔心跟不上大家腳程。
健走路線
『霞喀羅古道─養老段』(需往返)
【鐵腿指數】★★★☆☆
【路線】養老步道登山口→粟園駐在所→馬鞍駐在所→(返回)→養老登山口
【公里數】全程往返約11公里(單程約5.5公里)
【健走時間】全程往返約4-5小時
【海拔高度】1,240~1,417公尺
【路面狀況】原始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