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00
00
跑馬古道位於新北市與宜蘭縣的界線上,屬於淡蘭古道南線的其中一段,為清代先民往返台北、宜蘭間的重要道路。清光緒年間,先民常利用此古道搬運木材,在路上放置圓木枕以木馬搬運木材,故有「木馬路」之稱。
跑馬古道是自北宜公路最高點的石牌,沿著猴洞坑溪河谷直下,直至五旗峰風景區,全長約6.5公里,可分為二段;其中第一段的古道北口(石牌)至上新花園,約2公里,部分路段視野極佳,天氣好的時候可以遠眺礁溪全景及蜿蜒於田野間的北宜公路。
00
鐵腿指數 | ★★☆☆☆(有運動習慣者)
健行路線 | 古道北口(石牌)→上新花園(折返)→古道北口(石牌)
公•里•數 | 全程往返約4公里(單程約2公里)
路面狀況 | 土石路、碎石路
健走時間 | 全程往返約2小時
步道廁所 | 出口處有廁所
瓦拉米古道位於玉山國家公園範圍內,全長約13.6公里,可分成前段「步道口─山風瀑布」、中段「山風瀑布─佳心」及後段「佳心─瓦拉米山屋」,坡度緩、視野佳。目前從步道口至佳心共4.5公里,不需申請即可健行,後段的佳心至瓦拉米則需要辦理入山及入園證。
沿著拉庫拉庫溪而上,沿途會經過五座吊橋和多處駐在所遺址,其中山風二號橋的橋頭石墩仍保留日據時期的水泥建物,駐在所遺址之一的「佳心」設有氣象站、浴廁、洗台、涼亭、露營平台等設施,展望極佳,可遠眺玉里山、卓溪山及拉庫拉庫溪谷景緻。
00
鐵腿指數 | ★★★☆☆(有運動習慣者)
健行路線 | 步道口→山風瀑布→佳心(折返)→山風瀑布→步道口
公•里•數 | 全程往返約9公里(單程約4.5公里)
路面狀況 | 土石山徑、吊橋、枕木階梯、鐵棧橋
健走時間 | 全程往返約4小時
位於花蓮縣秀林鄉的海岸斷崖,是蘇花公路和仁至崇德路段最知名的旅遊景點。形成的原因是約九百萬年前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板塊發生碰撞,而且不斷隆起,加上豐沛的雨水,上覆的岩層受風化侵蝕作用剝失,深處的大理岩和片麻岩於是逐漸抬升露出地表。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在清水斷崖路段總共設置三處休憩區, 分別是「和仁」、「匯德」及「崇德」遊憩區;其中在匯德景觀道路開放終端臨海路段為徒步區,設有《台灣十景-清水斷崖》石碑及觀景台,景色迷人。
位於花蓮縣鳳林鎮及萬榮鄉交界,曾為台灣四大林場之一。在1960年伐木全盛時期的繁華景象,讓這裡曾有「小上海」之稱。在產業轉移後,目前是台灣遺留下來最完整、最具特色的伐木基地。
如今園區中不僅有各種伐木器具、林業歷史文物供人欣賞,還有日式檜木建築群,以及獨具特色的架空鐵道及火車。目前林田山的造林活動持續進行,民眾來到園區不僅能享受森林的芬多精,還能看到台灣櫸、扁柏、紅檜等珍貴的山林植物綠化整個林田山,再次感受到台灣的綠意盎然。
位於花蓮縣光復鄉的馬太鞍濕地,是一處湧泉不絕的天然沼澤,清澈的芙登溪由南向北蜿蜒穿流整個濕地,孕育出豐富的鳥類、蛙類、底棲性魚類等多樣化自然生態。
位於七星潭南方,因海拔標高48公尺而得名,是一片在板塊運動推擠下所產生的平坦高地,舊名「美崙鼻」,過去曾是軍事用地,現規劃為自行車道及環保公園,也成為IG網美打卡勝地。站在瞭望台上,以居高臨下之姿, 欣賞180度的遼闊視野,將美麗的七星潭月牙灣收入眼底。
來到宜蘭員山鄉,放眼盡是稻田水圳及翠綠山林,特別安排搭乘古早農村使用的鐵牛車遊內城社區,並由專人帶領導覽內城風光,坐在車上,體驗身體左搖右晃穿梭田園的感覺非常有趣。
鐵牛力阿卡是日語的發音,中文其實就是兩輪的人力手拉車。鐵牛力阿卡乃是早期台灣農村鄉下用來耕作、搬運農作物最佳幫手,如今退役改作為觀光用途。坐著鐵牛車看超過300年的老茄苳大樹,來到渡船頭想像100年前熱鬧的船運風光,彷彿時光倒流,返回光復初期的農村社會。
宜蘭三星鄉以盛產「三星蔥」而聞名全台,「蔥仔寮體驗農場」就是傳承三代的在地蔥農之家。農場主人本身即為在地蔥農,依照不同季節帶領遊客下田體驗農作,遊客可以親自感受戴上斗笠下蔥田採蔥的樂趣,並透過農場的導覽解說和拔蔥技巧的傳授,將採收回來的三星蔥放入洗蔥池清洗,最後還能親自動手製作蔥油餅,體驗作客三星農村一日農夫的生活!